忌停车关窗开暖气 易致一氧化碳中毒|经验交流 - 驾照网 忌停车关窗开暖气 易致一氧化碳中毒|经验交流 - 驾照网
驾照Logo
驾照网> 经验交流> 正文

忌停车关窗开暖气 易致一氧化碳中毒

来源:驾照网更新时间:2024-05-31 21:33:52

  忌停车关窗开暖气 易致一氧化碳中毒

  很多车友朋友们往往对于安全不够重视,在停车时长时间开暖气。其实这是非常不安全的,下面考驾照网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相关的知识,希望车友们能够重视,确保自己的安全。

  冬天,人们在停车等人或休息时,打开暖气取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近日,央视《是真的吗》节目却曝出停车闭窗开暖气可能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报道,令许多习惯在车上取暖的市民吓了一跳。那么,停车闭窗开暖气条件下,人是否真如央视所说的那样危险?又需要多久时间才能达到这个健康限值呢?小编进行了多方探访。

  停车闭窗开暖气 不宜超一小时

  在历年新闻报道中,几乎每年都有人关着车窗停车开暖气睡觉,从而导致昏迷甚至意外身亡。而这些危险的原因都被指是一氧化碳中毒。针对这一问题,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主任医师武连华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氧化碳的浓度健康的情况下是小于10ppm(ppm表示百万分之一),如果超过10ppm,就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按照医生的说法,对于一个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0ppm,就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那么,在停车闭窗开暖气的情况下,汽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果然会升高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与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的实验人员,来到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进行测试。实验人员选择了一辆普通家用小轿车作为测试车辆,将一氧化碳测试仪放置在车内,并用微型摄像机记录仪器数值的变化。随后,打开暖气,关闭车窗、车门,开始测试。车门关闭之后,测试仪器的数值很快发生了变化。一个小时过去了,一氧化碳浓度已经升高到了7ppm,比测试之初升高了30多倍!又过了半小时,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10ppm。长时间呆在里面,人们必然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高危地点:车库

  封闭环境,半小时就达到危险浓度

  据小编了解,许多车内一氧化碳中毒的事故都发生在私人车库内。这是否意味着,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会提升得更快更高呢?央视调查小组请实验人员把车开进了一个面积约为普通私家车库4倍大小的房间里进行第二次试验。到第28分钟时,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就已经达到了7ppm,这是户外一个小时测试的数值。当测试时间达到一个小时,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了10.1ppm。并以约每10秒0.1ppm的速度继续增长。也就是说,在室内停车闭窗开暖气更加危险,超过半个小时就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汽车试验实训技术中心副教授徐春保告诉小编:“在封闭的环境下,车释放的废气,尤其是一氧化碳,会从车尾到车头充斥在整个车周围,就会慢慢地被暖气吸进车里。在户外,如果我们是顺风,风向从车头吹向车尾,就相对安全一些。”那么开车开暖气有没有危险呢?南京销售服务中心顾问潘攀告诉小编,车子开动时,车外空气保持流动,不会聚集过多一氧化碳。而且开车时司机比较警醒,发现空气不好会马上开窗,所以中毒几率很小。

  汽车并无相关警示 发生意外难获厂商赔偿

驾照网【jiazhao3.com】

  小编建议车主可以自己买一个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或者报警器。

  如果车主发生了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可否向厂家或经销商要求赔偿呢?

  如果单纯因为停车闭窗开暖气休息发生意外,而不是汽车本身故障导致的,厂家不承担赔偿责任。小编随即致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小编,不同的保险公司推出的车险项目不同。如果车主购买了相关的人身安全意外险种,则可能赔付。而赔付标准,每家保险公司可能也不同。

  以上就是考驾照网小编为您带来的相关讯息,希望可以给广大车主朋友们带来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2024年小车科目一模拟试题

2024年小车科目四模拟试题

驾校相关信息:
  • 北京驾车违章查询
  • 北京驾校排行榜
  • 北京驾车陪练
  • 厦门驾校排行榜
  • 厦门驾车陪练
  • 厦门汽车违章查询
  • 无锡车辆违章查询
  • 无锡驾驶证扣分查询
  • 无锡新区驾校排行
  • 北京驾校优惠信息
  • 周边城市驾校:
    驾校-热门城市:

    驾照网(www.jiazhao3.com) 旗下平台: 驾校平台 教练平台 陪练平台 考试平台

    驾照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Powered by 驾照网 © 2001-2013 jiazhao3.com    闽ICP备2022007814号-7